公司动态
模具企业的转型之道:构建高效执行管理体系
0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外所有模具企业都处在一个平台上竞争。面对不断上涨的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以及客户的越来越短的交期要求,不断的竞争降价,更高的质量保证等众多要求,模具企业生存发展的经营环境竞争日趋激烈。从表象看一幅模具的竞争主要是交期、成本、质量的竞争,其实本质上还是反映了模具企业是否建立了一套执行管理体系。

 

目前而言,部分模具企业缺乏一整套完善的先进的管理体系与管理平台,导致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业务缺乏全面系统高效统一的协调管理。设计管理方面,没有严格的建立起设计评审体系,模具设计完成后,没有经过严格的评审以及甚至没有完整的BOM,就直接去加工。并且实际工作中往往为了加快进度,甚至有些企业边设计边加工。导致后续的采购、生产、试模等错误频发。生产前,没有对每副模具零件进行工艺工时的规划与编排,仍然依据管理经验去安排生产,因此无法在加工前获知是否能够按期完工。从而导致在加工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生产计划与加工任务,使生产无法处于良性状态。生产过程中,模具工件的进度管控基本处于被动跟踪状态,无法快速高效获知每个工件的进度对整副模具的交期影响。从而也就没法保证整副模具的交期。

 

通过模具系统的使用可以进行进度监控,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救火,即监控所有在制模具,所有加工零件,所有加工工序的加工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掌握有多少加工任务;每个加工任务大致计划何时开始加工,大致计划何时加工完成;哪些已完成,哪些待加工,哪些已返工,哪些已报废;哪些已经延迟或可能延迟交期;估计加工工时,时间加工工时;谁加工的,哪台设备加工的等等信息,以便全部掌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救火现象。然后还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通过监控设备负荷率,合理安排资源和生产计划,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可以统计加工工时和加工成本,返工和报废等质量成本,便于成本控制。统计操作人员的实际加工工时和质量损失工时,便于业绩考核管理。另外系统可以实时动态共享全部加工信息和物料信息等,便于工序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提高团队沟通效率。

 

模具车间管理的流程为由设计人员维护模具BOM及上传图档;工艺人员对要加工的零件编制加工工艺及工时;计划调度人员在全部考虑各种信息和制约要素的情况下,给要加工的任务做生产加工计划并不断调整,然后下发当天或次日各工序或机台的加工任务;加工人员则填写当天实际加工的任务信息,对于非计划任务,也同时填写,如实际加工工时、操作人员、机台名称、检验信息、是否完成等。最后由车间统计人员及时输入MES系统,系统自动进行各种信息的统计报警。

上一个:MES系统:驱动企业生产管理革命,迈向高效透明制造

下一个:个性定制化类产品在生产时使用MES系统有什么好处

在线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