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动态
优化企业管理:借助MES实现智能化生产与供应链协同
0

现代企业的管理不仅仅局限于对企业管理的事前控制能力,而是根据实际业务状况的反馈,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管理由业务计划向执行层深化,同时相关的系统协同强化。从产品设计到采购/检收库存再到车间层管理直至客户关系管理。而车间层的管理信息系统MES为了生产活动在品质,成本,交货期(QCD)方面持续改善,而对现场情报进行收集,评价分析,达到生产最大化的目的。

 

ERP、设备之间,形成信息孤岛。虽然各自都有管控,但互联互通性和及时性明显不足够,ERP只管资源整体计划,信息反馈基本靠人工,反应速度慢。设备有自身的PLC控制,虽然有定期点检,但对于设备本身的异常信息,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就造成的生产线的直接停线。物联网、智能设备和MES的出现,使这一切改变。

 

对于离散型行业,定单拉动的混线排序生产制造与供应模式已成为主流。以汽车行业为例,以“平台战略”为表现形式,在底盘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出各种系列产品为最终用户提供定制化交货。订单下达后,通过供应链响应,在整车厂形成订单拉动的生产指令,以混线排序为目标,组织供应商供货。

 

在生产计划领域,为了降低销售成本,汽车厂需要主动对需求链进行有效管理,让正确的车辆(客户对车型及配置的要求)在正确的时间(满足客户的提车需求)出现在正确的地点(运到经销商/客户手中)。需要将汽车厂与销售系统连接起来,将销售系统分析的需求信息或预测,结合自身的库存信息,设备状态信息,供应商调达周期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生成工厂的生产计划,按需求生产。

 

在采购领域按照价值链原理,需要对自身制造供应链进行重组,将大量非和核心业务进行剥离和外包,并提高了对所有供应商在服务和响应时间上的要求。以MES管控的生产计划,实时的生产状况,与采购系统相连接,以达到快速响应整车厂预测和生产计划变化的目的。生产的变动及时反应的订单中,并与供应商进行实时的信息传递,确保下游供应链在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在生产领域,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规模,尽可能大批量和满负荷生产的要求;另外需要与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保持高度一致性,以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等。保证一条生产线上实现混线生产;小批量生产性追求成本效益。战略零部件的缓冲库存;柔性化制造线的设计。

 

MES是通过信息传递对从订单下达到产品完成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当工厂发生实施事件时,MES能对此及时做出反应,报告,并用当前的准确数据进行指导和处理。从而有效的指导生产运作过程,提高工厂及时交货能力,改善物料流通性能,提高生产汇报率。区别于传统的“派工单形式为主的生产管理+辅助的物料流”也不同于偏重作业与设备调度为主的单元控制。而是将MES作为一种生产模式,最终实现智能工厂。

上一个:MES系统:ERP的延伸与增强,打造智能生产管理新纪元

下一个:MES系统:精益智能生产,透明化制造新动力

在线
留言